您的位置 首页 养技大全

古人陶瓷鱼缸没有过滤怎么把鱼养好?

传说中的古人养鱼最原始的古代方法养鱼说起来其实来源于一种巫术,这种方法一般来说是非常的不人道的,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首先古人养的鱼为了保持鱼的肥美都是直接使用人肉喂养,而且这种…

传说中的古人养鱼最原始的古代方法养鱼说起来其实来源于一种巫术,这种方法一般来说是非常的不人道的,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首先古人养的鱼为了保持鱼的肥美都是直接使用人肉喂养,而且这种人肉还必须是新鲜的,古人有钱有势的人会挑选一些比较好的奴隶杀死之后装在一个四下漏气的铁棺材里面,这个棺材上面会有手指粗的洞密密麻麻的围绕那个棺材一整圈,这个时候把棺材密封装沉入到水里面,这种水域一般都是使用活水而且水质非常清澈,然后随着尸体的腐烂就会吸引水里面的小鱼钻到棺材里面啃食人肉。

古人陶瓷鱼缸没有过滤怎么把鱼养好?

这些小鱼在很小的时候可以自由的出入棺材,但是长到一定程度之后因为体型变得非常巨大就无法再钻出来了,所以就只能在棺材里面一直啃人肉吃,等到一年半载之后再将这副棺材打了出来,这个时候的尸体已经被啃成了白骨,然后把鱼捞上来做汤味道是十分的鲜美,而且据说还有延年益寿的作用,因此是非常珍贵的,也只有大户人家才使用这种方法来饲养鱼了。

古代养鱼一般是放在池子里面养的,他们的器具就是池塘。因为古代需要给鱼喂养食物的时候,没有那么精细的饲料,所以用小鱼缸养一些小鱼比较麻烦。

而且在古代一般盛水的器具大部分都是木质的,或者是陶瓷做的东西。像那样的东西,没有太多的观赏价值。最多就在门口放一个大瓷缸,然后种上一些莲花在里面养一些荷花鱼,以作观赏,这样比较常见。

但是最原始的肯定是不属于这种的,这都是后期逐渐向发展出来的。在审美观逐渐提高之后,才出现这样的一种东西。最开始养鱼是为了要供人食用,在我们从野外捕获鱼的时候,我们发现有些鱼口味非常的独特,而且易于饲养,有一个水坑,他们就能存活。所以我们会在一些水坑里面投入这些鱼种,并且定时的给他们一些食物。这样等到我们收获的时候,就能够知道哪里有鱼,并且非常容易的捕获它们。

古人陶瓷鱼缸没有过滤怎么把鱼养好?

在原始的时代里,古老的养鱼器具就是用石器。就是用石头为主要材料打造成的养鱼缸。

我们都知道,老老老…祖宗的那一代,他们用的工具差不多都是石器。他们打造了很多用于生活和工作,各个方面的精美石器。就比如养鱼的鱼缸。鱼肯定是离不开水的。所以呢,他们就从鱼平时生活的湖泊,看见湖泊凹下去方可储水。但是鱼直接放在湖泊里又害怕被别人拿走。

最终,他们制作了养鱼缸。养鱼缸是用石器制作成的,比较僵硬,寿命也会更长一些。也不像用木材和泥巴所打造的鱼缸,经过风吹雨打容易被损坏。再加上制作成鱼缸的材料很容易取得到。当鱼缸达到一定的高度时,还可以防止鱼跳出来。

所以呢,在那个远古时代,石器占据很重要的位置,那么用来养鱼的器具也应该是石头所打造的鱼缸。

古老的养鱼工具 — 虹子

如今养鱼,给鱼缸换水是再平常不过的事了,各种各样的换水工具都可在水族市场上买到。金鱼的盆养历史已有数百年,而橡胶、塑料管是在现代工业以后方才出现的。在塑料管材出现之前,用何工具给鱼盆换水呢?

古人陶瓷鱼缸没有过滤怎么把鱼养好?

在南北方采用的材料各不相同。南方地区盛产竹子,取长约1米的竹筒,中部打通,两端封堵各留一小孔,用拇指堵上上部小孔后,把竹筒慢慢插入鱼盆底中央。(南方所用黄沙缸口敞底小,污物容易集中积存。)然后放开上部小孔,盆底污水在水压作用下自底部小孔流入,污水进入后,再次封堵上部小孔,在大气压的作用下,污水并不会立即流出,将竹筒抬离水面,另外倒掉。这种给鱼盆换水的工具在南方被称为“捉脚管”。在古籍中曾有记载:《朱鱼谱》 :…至晚将竹筒戽去水脚,朝(早)上又戽净,依前法再下虫。水若潢浊,急换之。《金鱼图谱》 若用古缸,水性可多日不坏,不须隔日换水,但以竹筒及去鱼粪可也。民初《金鱼丛谈》中还有照片(见附图)。

古人陶瓷鱼缸没有过滤怎么把鱼养好?

这种竹制换水工具在北方干燥地区容易开裂,不能长期使用。转用铜锡等材料制成,这类换水工具在北方被称作“撤子”,并出现了改进型设计,如用棉布裹紧圆木块作为内部活塞,拉动活塞把水带出;另有竹管弯成的虹吸管“撤子”。然而直立式的“撤子”仅用于吸出少量积存污物,换水效率并不高。另有一类虹吸管,用铜管弯成,呈彩虹状,叫做“铜撤子”或“虹子”,用时把“虹子”浸没在池中,灌满水,用手堵住两端,把一端插入鱼盆后,放开另一端,利用虹吸作用,把污水抽出。使用时,盆中的一端要时常敲击盆底,把鱼惊走,以防底部的金鱼被吸住。

古人陶瓷鱼缸没有过滤怎么把鱼养好?

在四川合江县文物管理所的汉棺博物馆院内,有一口葫芦型的鱼缸。它外型象个葫芦或剖面的花生,口小肚大底平,给人天造地设般的感觉。这就是堪称史上最牛的“鱼缸”——冰臼鱼缸。

冰臼是冰川融水沿冰川裂隙从数十米至数百米以上的高度自上而下似“滴水穿石”方式,对冰川下覆盖基岩进行强烈的冲蚀作用而产生的。由于其形态酷似古代用于舂米的石臼而得名。

古人陶瓷鱼缸没有过滤怎么把鱼养好?

冰臼形成年代约在200-300万年的第四纪早期,一般具有“口小肚子大和底平”的特征,臼中常有磨圆的鹅卵石。

合江县文管所院内的这口冰臼魚缸,原来是合江县白米乡转龙坝菜河园庄园中的器物。该庄园是目前泸州市唯一保存较完好的私家园林,始建于清代嘉庆年间,为陈氏首建,后转卖于刘姓,扩建至最后阶段,因无财力将工程完工,遂将其卖与吴家,吴家修建至光绪七年(1882年)竣工,其后人一直居住到解放前夕,建国后收归国有。

据说,吴家老爷当年发现长江边上的岩石上有一状似鱼缸的“天星窝”十分好看,回家后找来石工,沿着天星窝的边缘敲打,经过艰辛的努力,将长约2米、高90厘米、宽80厘米,重达千斤的石头鱼缸“挖”了出来。后抬回转龙坝菜河园,置于庄园的假山鱼池区域,一放就是上百年。

解放后,转龙坝菜河园收归国有,后为合江县望龙粮站转龙坝粮店仓库,冰臼鱼缸被遗忘在庄园内的废旧假山下无人问津。20世纪80年中后期,冰臼鱼缸进入盗贼视线。据白米乡浱出所原所长刘代有介绍,冰臼鱼缸从上世纪80年代未期起到2006年8月期间,曾先后四次被盗。

2006年中秋节,转龙坝菜河园庄园中的冰臼鱼缸正式入住合江县文管所,成为文管所的镇所之宝。

因为现在我们养鱼设备比较先进,有过滤设备,照明设备,增氧设备,还会有一些滤材等等,就会涉及到硝化细菌等一些古代没有的概念。古人没有这些一样把鱼也能养活。

古人陶瓷鱼缸没有过滤怎么把鱼养好?

其实,我个人想说的是,过滤设备,或者说照明,或者说是增氧设备这些只不过是辅助养鱼的工具。相当于它帮助我们突破一些极限,比方说当鱼缸里面鱼类的密度太大的时候,那肯定水中的含氧量不足,不足够供给鱼儿们去呼吸,那就需要打氧。也就是突破了原有鱼缸能养鱼数量的极限。但是人家古代养鱼,他不会把密度搞得那么大。所以我们平时在养鱼的时候,很多朋友会问这个鱼要不要打氧呢?其实很简单的一个逻辑,当密度不会太大的时候,即便是高耗氧量的观赏鱼,也不需要打氧。

另外一个就是过滤设备,在古代没有过滤设备的时候。难道古代人养鱼,他每天都给鱼缸里面换水吗?不见得是。虽然我们不能回到古代去看一下是不是真的是这样子,但是可以推断,肯定是有一些人没有天天换水的,但是他们也能把鱼养好。

其实我们现在的一些常见的过滤设备,无论是哪一种过滤的设计。最终的目的是为了培养更多的硝化细菌。因为我们鱼缸里面养的鱼密度相对来说比较大,所以排泄量啊,喂食量啊,这些都比较大。那么就需要更多的硝化细菌,来帮助净化掉水里面的一些氨,还有亚硝酸盐。这样自然就需要用到更强大的过滤设备,其实目的就是为了培养更多的硝化细菌。

古人陶瓷鱼缸没有过滤怎么把鱼养好?

那么同样的效仿古代人养鱼,其实我们一个鱼缸不加过滤设备也是可以的。因为本身在鱼缸的缸壁还有鱼缸的底部,尤其是一些铺了底砂的鱼缸。在鱼缸的底床下面是长满了很多硝化细菌的,它们也可以帮忙净化水质,包括缸壁上面的硝化细菌数量虽然比较少,但是也可以帮忙起到分解水中的氨,还有亚硝酸盐的作用。

总的来说,其实我们平常饲养观赏鱼也可以不需要用到过滤设备,也可以不需要到打氧泵来额外增氧。只要控制密度不要太大,完全没问题。最后一个光照的问题,我个人觉得照明肯定是要的。因为古代养的鱼品种跟我们现在养的鱼品种是不一样的,为了观赏性更强,肯定需要打上灯光的。

其实我们现在养鱼往往就是考虑的东西太多,有时候不妨简单一点,把饲养密度减少了,其实不会有那么多的问题。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养鱼人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angyur.com/1711.html

为您推荐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