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鱼类百科

柠檬灯

简介 柠檬灯鱼,学名为丽鳍望脂鲤 (Hyphessobrycon pulchripinnis),又称美鳍脂鲤,分类上隶属于脂鲤科(Characidae )。此鱼全 身呈柠檬色,背鳍…

20110513120152-1932702441

简介

柠檬灯鱼,学名为丽鳍望脂鲤 (Hyphessobrycon pulchripinnis),又称美鳍脂鲤,分类上隶属于脂鲤科(Characidae )。此鱼全 身呈柠檬色,背鳍透明,前端为鲜亮的柠檬黄色,边缘有黑色的密条纹,臀鳍亦透明,边缘深黑色,其中前 面的几根鳍条组成一小片明显的柠檬黄色线条,与背鳍前上方色彩遥遥相对,因而获得柠檬灯鱼或柠檬翅鱼的美称。

中文学名:柠檬灯鱼

拉丁学名:Hyphessobrycon pulchripinnis

别 称:美鳍脂鲤

界:动物界

科:脂鲤科

分布区域:南非的亚马逊河、巴西境内

外形特征

5厘米,长梭形,侧偏,眼大。体色浅绿色略微透明,闪银光体两侧中部有一条光亮耀眼的,黄色条纹。

说到柠檬灯鱼的特色,大家一定对它们小巧、闪闪发亮的身体印象深刻吧?除此之外,它们因为体型小,为了抵御其他鱼种的攻击造就成群游的特性,成百上千的壮观画面,游在鱼缸中煞是美观!有人认为群游的原因乃是为了使群体看起来庞大,让其他鱼种不敢贸然入侵;也有人认为群游乃是保持群体的警觉度,只要一只柠檬灯鱼发觉情况有异,其他的柠檬灯鱼就会立即察觉而游开,颇有守望相助的感觉。 群游的柠檬灯鱼如果能与茂盛的水草、明亮的灯光搭配,则更突显柠檬灯鱼异於其他鱼种的美感。

拥有以上的特点,柠檬灯鱼往往是让许多人第一次饲养的鱼种。如果单纯只养柠檬灯鱼,一般建议三尺缸最多只养八十只左右,二尺缸则在三十只以下,会比较好。要注意的是,如果在有限的空间内饲养过多的柠檬灯鱼,或缸中太过〝和平〞没有其他体型稍大的鱼种造成适当的威胁,则会造成柠檬灯鱼逛大街的情况,很难欣赏到群游之美。 也许很多人会问,为何柠檬灯鱼会闪闪发亮,事实上那是色素沉淀,学术上称〝鸟粪嘌昤晶体〞,这些晶体累积在柠檬灯鱼的真皮层,藉由灯光的照射而反射,所以看起来柠檬灯鱼总是亮亮的,且由不同的角度观看,因为光线折射的不同会有些许的变化。

另有一说认为是表皮寄生细菌所造成的反光,这比种情形比较常出现在深海鱼类,至于柠檬灯鱼是否如此,笔者认为应该是否定的,不过在实际的状况下却有一个很 特别的例子,就是黄金灯(Hemigrammus rodwayi),黄金灯体表底色偏金,身上带有一点点的银色小斑点,已经可以人工繁殖,不过听闻繁殖出来的品种身上只有带点黄金色,长大后甚至完全消 失,整条鱼就有点像是透明的样子。

所以有学者认为,黄金灯身上的〝黄金〞是所谓的发光细菌所附著,跟一般柠檬灯鱼发亮的原因来自於皮下的〝鸟粪嘌昤晶体〞不太一样。在人工饲养的环境因为没有办法提供在原产地的水质,所以这些发光细菌会逐渐消失,在柠檬灯鱼中这是相当特别的现象。

柠檬灯鱼

柠檬灯鱼

养殖要点

柠檬灯鱼多栖息在小河川、小湖泊、沼泽、潮湿草地带。亚马孙河流水缓慢,水草茂盛,河底积满了腐败的枯枝,烂叶,水质的PH值在6。2以下。在这种特定环境下生长的灯鱼,其颜色鲜艳无比,比在水族箱里饲养的要漂亮的多。与野生灯鱼相比,感到水族箱里的灯鱼逊色不少。如何使我们饲养的灯鱼,也能变得如此令人神往?有人认为,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可能是:

天然环境中灯鱼受阳光照射,而鱼缸里的灯鱼多用灯光照明。

亚马孙河的水呈红褐色或白浊色,而水族箱多无色透明。

亚马孙河水的PH值比较低。

食物的差异。

饲养柠檬灯鱼最重要的是水质。灯鱼原产地的土壤呈酸性,下雨时,雨水将土壤中的酸性物质带进河流,加上枯枝落叶及各种有机物溶解于水,形成了富含有机物的弱酸性软水。柠檬灯鱼灯鱼在这种独特的环境中形成了特除的体色。自来水大多是中性的,饲养柠檬灯鱼灯鱼时可把水的PH值调到6左右,同时在水族箱中放入落叶等有机物质,过一段时间,水质变成透明的淡咖啡色,使水质接近原产地的水质(要注意,有些落叶会造成水质腐败),并种上水草,这种环境对柠檬灯鱼灯鱼生长有利。水中亚硝酸盐浓度过高时,鱼容易的病,因此要定期换水。换水采用少量多次的办法,每次不能超过原水体的1/3。

柠檬灯鱼鱼体长4厘米性成熟。选择4厘米以上的做亲鱼。雌雄鱼没有明显的区别,雌鱼腹部比较宽大,雄鱼窄长而显得小于雌鱼;雄鱼体色比雌鱼明亮浓重。对繁殖条件尤其对水质的要求较严,必须弱酸性软水,氢离子浓度PH6.6~6.8硬度2~3度,水温25~27。产卵箱较大,长不小与40厘米。用狐尾藻或金丝草附卵,雌鱼产卵结束后捞出亲鱼,轻轻充气后用黑布或黑纸将水族箱围住挡光。一尾雌鱼可产卵100~200粒,受精卵在24小时后孵出仔鱼,第二天仔鱼开始自由游动时,逐渐取走挡光物体。

此鱼与其它生活在南美洲的灯鱼类热带鱼一样,喜栖息于既有水草又较宽敞的环境,水质为pH6.4~6.8,硬度小于8的弱酸性的软水。这种热带鱼在21~30℃水温条件下生长, 最适生长水温为23~26℃。爱吃小型活饵料,如红鱼虫,线虫应选细小喂之。

繁殖

柠檬灯鱼为卵生鱼,繁殖比较困难。主要表现在对繁殖水质要求较高,水的硬度、酸碱度、含菌量 都要求控制在一定范围。

选择

柠檬灯鱼6月龄性成熟,选择体长4cm以上、体态健壮的作为亲鱼。曾经繁殖过一次的雌雄鱼应该单独设置一水族箱来饲养,每天喂给足量的活水蚤,以便下次繁殖使用。

准备

配置一个长30cm×30cm×30cm非常洁净的繁殖水族箱,要放在光线柔和的地方。繁殖箱底不要铺放沙,但可铺比较大的卵石,放人几束水草(狐尾草或金丝草),用细线固 定在一根玻璃棒上,沉人水底作受精卵附着物。这种卵子附着物还有隔离亲鱼,不吞食受精卵的作用。繁殖水族箱中注人1:1的蒸馏水和洁净的冷开水,将水质调整到pH6.6~6.8,硬度3~6的弱酸性软水,水温保持在 25~27℃。

产卵

繁殖时最好按2尾雄鱼和1尾雌鱼的比例配对,这样鱼卵受精率高,成活率也高。傍晚时将亲鱼置人繁殖箱中,通常情况下翌日凌晨产卵结束。为了防止雌鱼在惊慌中吞食鱼卵造成损失,产卵结束后应将雌雄亲鱼捞出,分别饲养于不同水族箱内。雌鱼产卵量一般为100~300粒,10天后开始 第2次产卵。受精卵很小,呈无色透明;未受精的卵子在数小时后会变为乳白色,这时应用长玻璃吸管将其吸 出,以免影响受精卵的正常孵化。同时可用微量甲基蓝或钱磷酸溶解于水中,以防止水生细菌的发生,并用充气机轻轻充气,使水流通。

育苗

受精卵对光线十分敏感,不采取遮光措施,孵化率和幼鱼成活率会很低,因此可用黑布或黑纸将水族箱围住以挡光,让受精卵在黑暗中孵化。受精卵在 36 小时左右即可孵化出仔鱼。仔鱼极小,如针尖一般附在水草上或水族箱底。这时仍应注意遮光,观 察时要小心,因为这时仔鱼不会吃食,身体很虚弱,只要一见强光,窜几下即告死亡。遮光的仔鱼经过3~4 天后囊黄消失,即发育成极小的幼鱼,开始作自由水平流动,觅食生长。此时应及时投饵,饲料可用蛋黄水 ,或倒人少量有绿藻的绿水,让其摄食水中的浮游植物。过几天后,可以投喂小型鱼虫、草履虫,绝不可投喂大型的如剑水蚤等,否则会伤鱼。喂养刚开食的幼鱼,只能允许有较弱的散射光,其强度只要让幼鱼看清 食饵即可。

6~8月饲养可达性成熟,一年可繁殖多次。

柠檬灯鱼

疾病防治

其实柠檬灯鱼的疾病不多,柠檬灯鱼的死亡往往是混养不慎、环境不适所造成。疾病方面最常见的是白点虫 (Ichthyophthirius multifiliis)所引起的白点病了;白点是一种寄生虫,会由体表钻入表皮层,到达真皮层时开始吸食鱼身上的营养。白点病通常出现在换季时温度不稳 或是换水时造成的水温急遽变化,造成鱼体的抵抗力降低,使病源有机会入侵,病状是鱼只会因为感到搔痒而磨擦底砂,且体表上有明显的白色小圆点。当然,预防 重於治疗,平时密切注意水温的变化即可有效预防。若不幸得了白点病首先应该要迅速隔离,再将病鱼治疗缸的水温调到摄氏三十度,加入适量的治白点药剂,通常 为驱虫药,不用一星期即可痊愈。处理的原理是藉由加温让附著在鱼表皮的白点虫快速成熟,并掉入水中,再以水中的药剂来杀虫,因为白点无法直接在鱼表内直接 消除。

切记一点:此症状虽非不治,但千万不能拖延,且传染性甚强,若蔓延全缸并使鱼儿全身长满白点大概就无法医治了。 另外常见在脂鲤科的病还有霓虹灯病,是在小型脂鲤科特有的疾病,目前并无专门的特效药来医治,事实上这些柠檬灯鱼也都还可以继续活在缸里,不过一阵子后就 很难看到踪影了,死亡之前不会有什么痛苦挣扎的徵兆。看过先前的一些网友讨论内容,有的说可以用驱虫药来去虫,有的是用甲机蓝来去除霉菌,不过翻了书看到 的资料是叫做脂鲤微孢子虫(Plistophora hyphessobryconis)的体内虫寄生於肌肉中,造成肌肉坏死、溶解,感染的部分若成了外伤,也会被细菌所附著,最后死亡。所以要治疗应该朝向 驱虫的方式下药,然后使用黄药避免感染的部分遭细菌侵蚀。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养鱼人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angyur.com/115.html

为您推荐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